美国财长这下着急了,中企宣布停止所有从中国到美国的直运——这事儿可把美国老百姓的购物车给掀了个底朝天!2025年5月3日,中国电商平台Temu突然按下暂停键,所有从中国直邮美国的包裹说停就停。
这记闷棍打得美国普通家庭措手不及,超市货架上的洗涤剂、厨房刀具价格打着滚儿往上翻,社交媒体上哀嚎一片。
要我说,美国政府这回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关税大棒抡得越狠,自家后院火势越旺。
这事儿得从美国关税政策说起。
特朗普政府去年开始对中国商品疯狂加税,最高关税飙到145%,摆明了要逼中国企业就范。
可谁曾想,Temu不按套路出牌,直接掀桌子不玩了。
5月3日零点刚过,美国大妈们打开手机APP就傻眼了——5美元的拖鞋、1.5美元的厨房神器全标着"缺货",只剩本地仓发货的商品还能下单。
但这本地仓的货哪来的?半年前就从义乌运来的存货!等这批库存卖光,美国人想买便宜货得等中国商品绕道欧洲再转运。
要说Temu这招"以退为进"玩得真溜。
人家早就在欧洲布好局,德国、法国40个仓库说开就开,物流速度比顺风车还快。
柏林有个精打细算的主妇在X上晒单:"同款收纳盒,Temu卖3欧,亚马逊敢标6欧!"这哪是撤退啊,分明是开辟新战场。
美国普通家庭这下可遭了殃。
亚特兰大沃尔玛的洗涤剂三天涨了15%,纽约妈妈给孩子买文具得多掏20美元。
Reddit论坛上炸了锅,得克萨斯州的主妇丽莎晒出购物车对比:上月50美元能买20件日用品,现在同个篮子要117美元。
更绝的是沃尔玛、亚马逊这些本土巨头,Temu前脚刚走,后脚就把同款商品标上"限时特惠"——价格比原来贵三成。
小商家们更是哭晕在厕所。
芝加哥跳蚤市场的汤姆大叔,七成货品靠Temu供应链,现在要么改卖二手牛仔裤,要么咬牙吃进亚马逊的涨价批发价。
洛杉矶有个家居电商老板,库存三天见底,急得满世界找越南供应商,结果物流费涨了三成,质量还像开盲盒。
要我说,这就是美国产业链的致命伤——离了中国制造,连个塑料盆都造不利索。
美国政府现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5月4日财政部内部会议泄露的消息显示,贝森特财长被议员们围攻得满头包。
有议员拿着数据拍桌子:Temu停运直接导致CPI环比上涨0.6%,光关税就贡献了0.4%!更打脸的是,美国邮政刚暂停接收中国包裹两天,海关就被积压的包裹搞到系统瘫痪,最后灰溜溜恢复通关。
这哪是制裁中国?分明是给自己海关挖坑。
要说最精彩的,还得看中国企业这波反杀操作。
Temu停掉直邮业务后,东南亚订单暴涨200%,欧洲仓库连夜扩容。
深圳工厂主老王三个月前就把生产线分给欧洲仓,往西班牙发一集装箱比美国还赚得多。
美国政客天天喊着制造业回流,可同样一件T恤,浙江生产成本1美元,美国工厂报价15美元还得等三个月。
这数学题小学生都会算,特朗普团队愣是没整明白。
现在美国老百姓可不管什么大国博弈,他们只关心月底的钱包。
单亲妈妈艾米丽在推特晒账单:政府发的减税补贴,全贴给关税都不够。
TikTok上冒出无数"海淘中国转运攻略",教人怎么从欧洲仓库曲线救国。
要我说,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黑色幽默——政客们挥舞关税大棒的时候,压根没想过超市货架会空、老百姓会为个压蒜器多花146%。
这场闹剧最讽刺的结局可能是:Temu换个市场照样风生水起,而美国超市的物价还得接着演"涨价连续剧"。
贝森特财长现在最该做的,不是对着中国喊话,而是先去Temu买个计算器,好好算算关税政策到底让美国人多掏了多少钱。
毕竟在老百姓眼里,政治口号再响亮,也比不上收银台跳动的数字来得实在。